028-85064494
13388192880
2021-08-24 09:52:06
浏览次数:4435
作者:admin
干冰和液氮都是能产生低温的物质,而干冰看似冰块,却比冰块温度低很多,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也能冻伤人。液氮的温度则更加低,所以当两者混合到一起的时候,是否会出现不安全的情况呢?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,让它们混合的结果会是如何。
首先,尝试给一个玻璃杯里先倒上液氮,再把干冰块投放到液氮里面。
结果干冰和液氮的接触形成了大量的白雾,而且液氮沸腾得更加猛烈了。
接着,给干冰上钻开两个圆洞,尝试一下水和液氮都倒在干冰会有什么不同。
然后,把液氮倒入一边的圆洞上。
再将普通的水倒在干冰另一边的圆洞里。
一段时间过后,液氮的一边什么都没留下,而普通的水则是凝结成了一小块圆冰。看来两者混合没有预计之中会出现危险,也没因为液氮是液体的状态结成冰块。
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物理变化。因为干冰的熔点:-78.5℃,液氮的沸点为-196°C,所以当液氮碰到干冰就如冰块放入开水一般,干冰对于液氮来说是一个“高温”物体,能使液氮沸腾(气化),而对于冷水而言干冰是“低温”物体,能使冷水结冰。
习惯上我们经常会以常温常压作为理解物质的性质的参考点,但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需要我们转换参考点,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变化。如HCl气体,同学们很容易想象,而液态HCl,一开始就有许多同学把它等同于HCl的水溶液了。它们的正确联系应该是如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关系。
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快速地获取干冰呢?
其实非常简单。只要购买装在高压气罐中的液体二氧化碳,然后将其喷入一个袋子中,就可以获得干冰了。
认知进阶:高压液体二氧化碳就如上图(三相图)蓝色区域物质,当释放时变为气体,压强降低则物质由蓝色区域变为红色区域物质,但该过程因为体积急剧变大,体积膨胀做功消耗了二氧化碳的能量,使其温度快速降低。在低压下,温度低快速降低,使得处于红色区域的物质转变为黄色区域的物质,即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。干冰就此产生了!
空气买卖,大行其道,今天你吸了吗?
现如今,雾霾的频繁出现催生了一个新的商品交易——“卖空气”。售价从5元到200多元不等,包装既有简易的矿泉水瓶装,也有带“呼吸面罩”的压力容器装,对于保质期,很多店主表示不清楚,甚至坦言“新奇产品而已”。
为什么人的呼吸都离不开空气,内容太过真实!
为什么人的呼吸都离不开空气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看几则关于空气的趣闻。
死的“笑气”,绝不只是让你“笑笑”那么简单
这不是“笑气”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。早在今年6月30日,留美女生“林娜”一封名为《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》的公开信,让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笑气——她在美国过量吸食“笑气”,结果下半身重度肌无力,几近瘫痪。